澳大利亞“虛擬綁架”案激增 專門針對中國留學生下手
發(fā)布時間:2020/7/30 17:07:17瀏覽次數(shù):1360
澳大利亞警方提醒各大學和中國官員注意“虛擬綁架”騙局的激增。這些騙局強迫在澳留學的中國學生偽造自己被綁架的事實,并欺騙海外家庭支付贖金,此類勒索騙局被描述為“虛擬綁架”。
新南威爾士州警方表示,這一犯罪“在整個2020年更頻繁”,并且“規(guī)模龐大”。該州總警司達倫·貝內(nèi)特(Darren Bennett)星期一(7月27日)說,今年已有8名學生成為詐騙的受害者,詐騙集團凈賺320萬澳元(約合230萬美元)。新南威爾士州有21.2萬名外國學生注冊,悉尼是該州的首府。
據(jù)警方介紹,留學生通常收到會說普通話的人打來的電話,此人自稱是在中國擁有權(quán)威的人,如大使館、警察或稅務(wù)官員。學生們被告知,除非家人支付贖金,否則他們有被驅(qū)逐或被捕的風險。
警方表示,詐騙肇事者偽裝成中國當?shù)毓賳T給預(yù)期受害者打電話,警告他們在中國或當?shù)鼐砣肓艘黄鸱缸锘顒樱仨氈Ц顿M用才能避免法律行動、逮捕或驅(qū)逐出境。警方說,受害人真的相信自己可能有危險。
警方補充說,在悉尼的中國留學生被迫上演自己被捆綁和蒙住眼睛的照片和視頻,發(fā)送給在海外的家人。在有些情況下,敲詐者還能說服受害人不要與家人或朋友聯(lián)系,讓他們租一個旅店房間,甚至假裝被綁架當人質(zhì)來向家人親屬索要贖金。
新南威爾士州助理警察局長彼得·瑟特爾表示,中國當局已向澳大利亞警方保證,在任何情況下,政府機構(gòu)都不會聯(lián)系海外學生索要錢財。
中國是澳大利亞大學國際學生的最大來源地,中國警告學生和游客,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,他們在澳大利亞面臨種族主義加劇的風險。
自澳大利亞今年早些時候發(fā)起國際倡議,要求對新冠狀病毒源頭進行“全面、獨立、公正”的國際調(diào)查之后,澳中關(guān)系就開始迅速惡化。
中國隨后對澳大利亞采取報復(fù)措施,對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大麥征收高額關(guān)稅,并限制進口澳大利亞牛肉。
澳大利亞7月23日在向紐約的聯(lián)合國總部提交的一份聲明中說,澳大利亞否認中國對南中國海有爭議島嶼和地貌的主張,因為這不符合《聯(lián)合國海洋法公約》,因此是“無效的”。
針對澳大利亞的上述聲明,中國外交部發(fā)言人汪文斌在7月2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,澳大利亞有關(guān)言論罔顧事實,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(guān)系基本準則,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。
有分析認為,澳中關(guān)系持續(xù)惡化可能會使得這種騙局數(shù)量進一步增多。
據(jù)澳大利亞警方,詐騙者通過離岸“呼叫中心式”電話操作騙局,因此讓人很難追蹤。
澳大利亞警方說,有些中國學生受害人家庭傾盡全部財力支付贖金。許多情況下,警方往往在接到報案的第二天就會找到安然無恙的受害人,而受害人常常為此感到尷尬或羞愧,不想舉報犯罪。
警方舉例,在一起200多萬澳元贖金的綁架案中,受害人的父親在交納了這筆巨款之后,才看到自己女兒被捆綁的視頻錄像。
這位父親跟悉尼警方取得聯(lián)系后,警方只用了一小時就在該市的一家旅店中找到了這位“被綁架的”的女兒,她安然無恙。
澳大利亞國際留學生維權(quán)人士說,新冠疫情使留學生更加脆弱,他們需要打零工補貼學業(yè),而且國際學生無法享受澳洲政府的福利。
警方說,留學生成為電話詐騙的目標其中也有一些文化因素,有些國際學生比較孤立,與外界聯(lián)系少,這些都使他們成為犯罪者瞄準的目標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類犯罪不僅出現(xiàn)在澳洲,新西蘭和美國也有類似欺詐犯罪的報道。
澳大利亞警方提醒各大學和中國官員注意“虛擬綁架”騙局的激增。這些騙局強迫在澳留學的中國學生偽造自己被綁架的事實,并欺騙海外家庭支付贖金,此類勒索騙局被描述為“虛擬綁架”。
新南威爾士州警方表示,這一犯罪“在整個2020年更頻繁”,并且“規(guī)模龐大”。該州總警司達倫·貝內(nèi)特(Darren Bennett)星期一(7月27日)說,今年已有8名學生成為詐騙的受害者,詐騙集團凈賺320萬澳元(約合230萬美元)。新南威爾士州有21.2萬名外國學生注冊,悉尼是該州的首府。
據(jù)警方介紹,留學生通常收到會說普通話的人打來的電話,此人自稱是在中國擁有權(quán)威的人,如大使館、警察或稅務(wù)官員。學生們被告知,除非家人支付贖金,否則他們有被驅(qū)逐或被捕的風險。
警方表示,詐騙肇事者偽裝成中國當?shù)毓賳T給預(yù)期受害者打電話,警告他們在中國或當?shù)鼐砣肓艘黄鸱缸锘顒樱仨氈Ц顿M用才能避免法律行動、逮捕或驅(qū)逐出境。警方說,受害人真的相信自己可能有危險。
警方補充說,在悉尼的中國留學生被迫上演自己被捆綁和蒙住眼睛的照片和視頻,發(fā)送給在海外的家人。在有些情況下,敲詐者還能說服受害人不要與家人或朋友聯(lián)系,讓他們租一個旅店房間,甚至假裝被綁架當人質(zhì)來向家人親屬索要贖金。
新南威爾士州助理警察局長彼得·瑟特爾表示,中國當局已向澳大利亞警方保證,在任何情況下,政府機構(gòu)都不會聯(lián)系海外學生索要錢財。
中國是澳大利亞大學國際學生的最大來源地,中國警告學生和游客,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,他們在澳大利亞面臨種族主義加劇的風險。
自澳大利亞今年早些時候發(fā)起國際倡議,要求對新冠狀病毒源頭進行“全面、獨立、公正”的國際調(diào)查之后,澳中關(guān)系就開始迅速惡化。
中國隨后對澳大利亞采取報復(fù)措施,對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大麥征收高額關(guān)稅,并限制進口澳大利亞牛肉。
澳大利亞7月23日在向紐約的聯(lián)合國總部提交的一份聲明中說,澳大利亞否認中國對南中國海有爭議島嶼和地貌的主張,因為這不符合《聯(lián)合國海洋法公約》,因此是“無效的”。
針對澳大利亞的上述聲明,中國外交部發(fā)言人汪文斌在7月2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,澳大利亞有關(guān)言論罔顧事實,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(guān)系基本準則,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。
有分析認為,澳中關(guān)系持續(xù)惡化可能會使得這種騙局數(shù)量進一步增多。
據(jù)澳大利亞警方,詐騙者通過離岸“呼叫中心式”電話操作騙局,因此讓人很難追蹤。
澳大利亞警方說,有些中國學生受害人家庭傾盡全部財力支付贖金。許多情況下,警方往往在接到報案的第二天就會找到安然無恙的受害人,而受害人常常為此感到尷尬或羞愧,不想舉報犯罪。
警方舉例,在一起200多萬澳元贖金的綁架案中,受害人的父親在交納了這筆巨款之后,才看到自己女兒被捆綁的視頻錄像。
這位父親跟悉尼警方取得聯(lián)系后,警方只用了一小時就在該市的一家旅店中找到了這位“被綁架的”的女兒,她安然無恙。
澳大利亞國際留學生維權(quán)人士說,新冠疫情使留學生更加脆弱,他們需要打零工補貼學業(yè),而且國際學生無法享受澳洲政府的福利。
警方說,留學生成為電話詐騙的目標其中也有一些文化因素,有些國際學生比較孤立,與外界聯(lián)系少,這些都使他們成為犯罪者瞄準的目標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類犯罪不僅出現(xiàn)在澳洲,新西蘭和美國也有類似欺詐犯罪的報道。
澳大利亞警方提醒各大學和中國官員注意“虛擬綁架”騙局的激增。這些騙局強迫在澳留學的中國學生偽造自己被綁架的事實,并欺騙海外家庭支付贖金,此類勒索騙局被描述為“虛擬綁架”。